2025年度创新生态建设计划“科普与科技传播”项目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申报时间: 2025年04月02日 01:00 至 2025年04月22日 08:30
指南状态:申报中
征集范围
  • 1
    专题科技传播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 2
    专题优质科普作品创制及推广
  • 3
    专题产学研协同科普
申报时间:
2025年04月02日 01:00至 2025年04月22日 08:30
评审方式:
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
方向1.科技传播理论研究
研究内容:
以构建专业化科技传播理论体系为目标,组建由项目负责人牵头,整合相关领域专家成立跨学科团队。分析国内外科技传播领域的前沿理论与产业创新案例,明确当前研究空白;重点研究科技传播规律、科普产业转型路径、公众科学行为模式及其对技术成果转化的影响机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建立符合上海实际的科技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为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策略。
考核指标:
1.组建不少于10人的跨界融合的科技传播专家队伍,举办科技传播学术研讨活动不少于4次。 2.培养科技传播方向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才不少于3人,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科技传播研究成果不少于5项。 3.面向全市相关专业人群开展能力培训,参与人数不少于500人。编写理论研究方法指南不少于1部并应用于培训等。 4.公开出版一套(本)相关主题书籍。
执行期限:2025年05月31日至2027年05月31日
经费额度:
  • 定额资助
  • 拟支持不超过2个项目,
    每项资助额度 50万元
申报主体要求:
1.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需提供科技传播理论研究学术成果。
方向2.科技传播专业课程设置
方向3.科创教育
方向4.健康科普
方向5.学会科普
方向6.青少年科创教育培养
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 1、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 2、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财政资金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
  • 3、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 4、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 5、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技伦理准则。拟开展的科技活动应进行科技伦理风险评估,涉及科技部《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国科发监〔2023〕167号)第二条所列范围科技活动的,应按要求进行科技伦理审查并提供相应的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材料。
  • 6、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 7、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 8、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 9、本指南同一申报单位不得申报超过2项。
  • 10、科普出版作品须提供完整的创作提纲和部分文本。
  • 11、需配合参加市科委举办的科技传播活动。
评审方式
采用第一轮通讯评审、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方式
投诉与咨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版权所有